據中化新網2012年5月7日訊 作為《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十大重點工程之一,高性能膜材料專項提出,到2015年,實現水處理用膜、動力電池隔膜、氯堿離子膜、光學聚酯膜等自主化,提高自給率,滿足節能減排、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展需求。業內專家表示,這些領域是膜行業突破的重點,也是未來市場增長點,高性能膜材料專項工程的主要目標就是提高關鍵應用領域自給率。
瞄準重點領域需求
記者了解到,專項中膜產品開發的重點領域前景廣闊,但我國自主技術卻相對薄弱,市場主要為國外公司把控。
以水處理領域為例,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原材料、裝備制造自主創新率達到70%以上,關鍵技術、裝備、材料的研發和制造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目前我國海水淡化用反滲透膜卻90%依賴進口。
在氯堿領域,上海交通大學張永明教授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氯堿行業對全氟離子膜的年需求量在30萬~40萬平方米,但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而按照專項目標,2015年我國全氟離子膜生產規模將達到50萬平方米/年,完全能夠滿足國內氯堿行業的需求。
另據合肥樂凱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宇航介紹,光學薄膜應用廣泛,如TFT-LCD平板顯示器背光源的擴散膜、增亮膜、反射膜等,觸摸屏領域的ITO薄膜,易成型裝飾材料領域的IMD/IML薄膜等。2012年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能將比2009年增長6.4倍,占全球產能的27%。光學薄膜的需求量迅猛提高,已成為光電產業鏈前端重要的戰略原材料。
以技術創新為支撐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宋顯珠表示,近年來,我國膜行業發展較快,但仍存在創新能力弱、產品種類少、企業規模小、高端膜材料依賴進口等問題。譬如,水處理領域從事微濾、超濾的企業不少于500家,但5億元產值以上的不足10家,相關技術標準更是缺乏。因此,膜行業發展必須以技術創新為支撐,工信部、財政部、發改委等部門將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
全氟離子膜技術目前已經成熟,但擴大生產應用仍有困擾。張永明告訴記者,“從技術角度來講,我國已經掌握了氯堿用全氟離子交換膜的生產工藝,50萬平方米/年產能的實現不存在技術問題。不過,為了提高產品合格率和穩定性,目前亟須實現關鍵生產設備的標準化生產。”該項研究投入較大,僅靠企業完成存在一定難度,非常需要國家相關政策支持。
而光學薄膜技術比較薄弱。李宇航指出,國內光學薄膜產業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產品只能滿足中低端應用,大部分關鍵原材料特別是光學級切片以及特種添加劑等國內無法生產,設備也依賴進口。不過,中國政府“十二五”規劃將平板顯示產業列為戰略發展重點,并將OLED產業列入新興產業規劃,這給光學級薄膜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他認為,“十二五”期間,在光學級基膜方面,我國生產能力將快速增加,逐步實現光學特種添加劑母料的自我供應,大部分功能膜生產所需的化學品也可實現自給。在光學級功能薄膜方面,將有更多產品能夠在中國大陸生產,如增亮膜、偏振片保護膜、反射膜、硬化膜等。當前光學薄膜及精密涂布方面的基礎研究亟須加強,同時國家層面的工程化研究平臺也應盡快建立起來。
規范管理加強保障
據預測,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萬輛,電池隔膜需求量達1億平方米/年。但據記者了解,目前已建及在建的電池隔膜產能已近6億平方米/年。有序發展、規范管理問題成為膜行業發展的一大困擾。宋顯珠表示,企業應加強自律,找準定位,提高產品質量。行業協會也應當加強運行檢測,建立健全標準、技術體系。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徐堅從規范管理的角度提出了3點建議。一是成立領導小組,負責制定、組織實施工作方案,加強對高性能膜材料相關部門工作的統籌協調;二是發揮產業協會作用,在規劃、組織立項和產業評價方面作為第三方發揮獨立評價作用;三是以項目專員和責任專家為主成立總體專家組,加強對專項組織實施的過程管理,對形成的知識產權與技術成果進行有效管理和保護,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